“超大型”城中村——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电力提升改造一期工程进入尾声,继首座“共享站房”投运后,4月底,另2座“共享站房”也将投运。“新垵村接下来将启动电力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建设,总共建设10个配电站房,这将创厦门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新纪录。”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供电服务分公司(简称“城供分公司”)海沧配网项目部主任余培成告诉记者。
城中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有着城市更新“第一难”之称。而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堪称难中之难。2024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紧密融入“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建设,持续深化政企协同,加快推进40个城中村电力改造提升工作,提升新时代城乡电力一体化水平,为厦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高颜值
村庄“无杆” 村民“有感”
坐落于马銮湾畔的新垵村,是海沧最大的“城中村”。聚集超10万人口、建有3750栋房屋、保存300余栋闽南风情红砖古厝……数字背后,体现的是这个“超大型”城中村管理的难度。过去,村子中各种线路杂、乱、密,电网负荷不足问题凸显,既不安全也影响村容,成为村民心中的“痛点”。
上周,记者走进热闹的新垵村“中山路”——新垵中路,只见道路干净,视野宽阔,门店整齐,昔日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已被舒适宜居的“无线美”所替代。“村里已经实现了‘无杆化’!”迎面走来的新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明锋乐呵呵地介绍,“主干道电缆全部缆化,现在村里没有一根电线杆了,‘颜值’‘安全值’实现双提升。”
往村里走,只见小巷里低压线路沿墙敷设,横平竖直,并统一“穿”上白色套管。全新的不锈钢电表箱规整到户、整齐规范。“原来的表箱破损,接户线、表后线等架空缆线纵横交错,有的一个电表就接有六七个客户。”厦门供电公司海沧供电中心海沧供电所所长何源鑫介绍说,此次改造采用“一户一表”的思路,从居民用电现状及管理模式入手,深入剖析用电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户表关系,将原先的破旧表箱及纵横交错的接户线、表后线等架空缆线进行规整换新。目前,新垵村西南片区852户的“一户一表”已全部改造完成。目睹混乱交织如“麻花辫”的架空缆线,在施工单位城供分公司电力人员的一番操作后,变得清爽简洁,附近的村民不停点赞。
新垵村内拥有大量背街小巷,保留着众多具有历史原貌的闽南古厝,要规整古厝墙体上的线路、横担,就得下足“绣花功”。城供分公司整合各方用电需求,多次勘查现场,重新梳理线路的走向和表箱的“住所”,制订并优化改造方案,在拆除杂乱的老旧电力线路、消除电气线路火灾隐患后,及时修复墙面横担,保留闽南古厝原有历史风貌。
高质量
1个城中村建10个站房 “遥遥领先”
既要“面子”靓,更要“里子”实。
“我们提前谋划,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就把改造中最难的‘硬骨头’啃下来了。”余培成提及的“硬骨头”,是电力管沟的开挖工作。
新垵村热闹的路段人流如潮,这给施工带来较大难度。尽可能减少反复开挖给村民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扰,海沧供电中心、城供分公司与新垵村密切配合,结合道路“白改黑”统筹施工,把主干道电缆进行缆化,这样,二期工程就不需再开挖电力管沟。
“改造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严格按照倒排节点推进,同时积极发挥党员服务队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的攻坚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攻坚冲刺。”城供分公司海沧配网项目部技术员林志灵介绍,一期工程自2023年6月开工以来,日均投入80余名施工人员,历时6个月,开挖电力管沟16公里,敷设高压电缆4.1公里、低压电缆10.2公里。
如何集约空间、合理布设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成为一道难题,政企联动的“共享站房”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垵村首个“共享站房”,一楼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二楼则是配电站,“藏”着4台变压器,实现“一地多用、功能聚合”。“这些变压器之前都放在路边,占用道路的同时也不安全。‘共享站房’因村施策,这种集约式的建设模式,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又满足社区公共配套需求。”城供分公司海沧配网项目经理周晓龙介绍。
变压器“上楼”,并非易事。一台变压器容量1250千伏安,重量约3.7吨。操作时,得用吊车、绳索进行吊装,并且选择绳索时要注意其材质、承重能力和抗拉强度等参数,以确保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期工程3个配电站房、二期工程7个配电站房,也就是说,新垵村一共将建10个配电站房,数量之多创厦门城中村改造之最。待二期工程建成后,这个“超大型”城中村将形成南北三回双环网接线、东西两回双环网接线的网架结构,供电可靠率达到甚至超过A类供电区域标准,“改造后,可满足新垵村终期发展的用电需求,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遥遥领先’。”余培成笑着说。
高品质
用电更智慧 电力服务送到家门口
变压器落地的背后,除了政企联动,还有“锦囊妙计”。
海沧供电中心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新垵村西南片区变压器历史负载数据和每户最高用电负荷进行分析、精准“画像”,最终把变压器落在用电负荷较集中的区域,以更好满足用电需求。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用电体验。比如,新安装的智能电表,可实现远程抄表、用电监测等功能,大大提高用电管理的效率,居民可随时查看自己的用电情况和电费消耗。“有一位村民申请的是13千瓦的电表,我们通过对其用电情况分析,判断该容量在夏季高峰期可能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因此建议调档、加大容量,更换成39千瓦的电表。”海沧供电所客户服务员柯志鲲介绍道。
在电力提升改造的同时,海沧供电中心还创新推出“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
在新垵村村委会一楼,有一个电力社区服务驿站,村民申请用电、电费缴纳等业务,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每个月的10日、25日,片区经理王志彬都固定在这里为村民提供服务。不久前,80多岁的老人邱春生颤巍巍地走过来提交居民用电申请。老人家不会操作手机,出门也不方便,“我们当天就为老人办理报装申请,然后勘察,3天就完成装表送电。”王志彬说。
“如果说电力提升改造是‘1.0’,那么电力便民服务就是‘2.0’,可以为村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多元化服务。”海沧供电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汪庆聪表示。
截至2023年底,厦门供电公司启动、推进55个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改造完成29个城中村、建成10座“共享站房”,新增供电容量高达14.7万千伏安。2024年计划改造完成26个城中村,并有序新增启动14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
改造后的城中村进一步融入所在网格片区的高能级配电网建设,实现城市电网可靠性整体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群众用电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助力打造有厦门特色的高素质高颜值城市社区。